伟伟道来|泽连斯基面临一系列艰难的抉择
图为泽连斯基 资料图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义伟 2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这次通话,导致整个欧洲众声喧哗。
因为,这次通话给外界的感觉,一个是特朗普明显偏向俄罗斯的立场,一个是欧洲各国感觉被冷落了。所以,欧盟以及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外长纷纷发表声明,宣称解决乌克兰问题绝不能绕过乌克兰和欧洲。美国“政治新闻网”称,这次通话让欧洲陷入一片混乱,对于突如其来的局势变化感到不知所措。
同一天,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进一步阐述了美国关于解决俄乌冲突的原则性观点。他表示,乌克兰恢复2014年以前的边界的想法不现实,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想法也不现实。他认同乌克兰的持久和平必须得到保障,但欧洲国家军队部署到乌克兰不能算作是北约任务,乌克兰不受北约集体防御条款保护,而且,美国军队也不会被部署到乌克兰。
这几乎就是打开天窗说亮(凉)话了。
在笔者看来,处在风暴中心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面临一系列艰难的抉择。这一系列抉择,既关乎乌克兰的国家命运,也关乎他自己的政治生命和职业生涯。
首先需要确认的是,针对特朗普政府的倾向和立场,欧洲国家虽然一片抗议、反对之声,但这种声音只是为了维持形象、保持体面的虚张声势。在强势的美国面前,即使欧洲(国家)坐到了谈判桌前,也不过是陪衬而已。
而泽连斯基的抉择,主要在三个方面:
第一,如何应对美国。
是彻底的顺从,还是有限度的抵抗,抑或感觉欧洲(国家)是铁杆兄弟真想帮自己抵抗到底,从而大幅度倒向欧洲(国家),甚至和美国决裂。
泽连斯基大概还在犹豫。
3年前俄乌冲突爆发之际,当时的美国判断乌克兰不堪一击,因此计划将泽连斯基护送出国,在国外建立流亡政权。
泽连斯基拒绝了,因此才有了今天的泽连斯基。
现在,泽连斯基还会再次拒绝美国吗?
第二,是否接受城下之盟。
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俄乌和平谈判的结果,无论用什么样的文字修饰,对于泽连斯基及乌克兰而言,大概率是城下之盟。
泽连斯基会接受吗?会签字吗?
第三,个人政治生命、职业生涯何去何从。
这一点对泽连斯基而言,非常重要。他是2019年当选乌克兰总统的,2024年5月20日任期届满。由于俄乌冲突,他的任期得以延长。俄罗斯方面已经宣布,自2024年5月20日之后,已经不再承认他是乌克兰总统。
俄罗斯是否承认他的合法性还在其次,重要的是,一旦俄乌和平谈判谈出了成果,双方实现停火,那么,泽连斯基就无法继续担任乌克兰总统了,乌克兰应该会举行下一届的大选。
可以预料的是,一旦举行大选,泽连斯基的竞选对手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攻击他:乌克兰的领土是在泽连斯基任内大片丢失的,大量乌克兰士兵是在泽连斯基任内丧生的,乌克兰人民面对的是满目疮痍、国破家亡。这样的人,怎么能继续担任乌克兰领导人呢?
面对上述一系列问题,泽连斯基做了一个“本能”的选择。
他向未来大选的潜在对手下手了。
2月13日,泽连斯基签署法令,对梅德韦丘克、波罗申科、科洛莫伊斯基等人实施制裁。制裁措施包括剥夺乌克兰的国家奖励和其他形式的荣誉、资产冻结等。另外,根据乌克兰媒体的报道,泽连斯基还决定以“叛国罪”逮捕波罗申科。报道称,这是“原则性决定”。
波罗申科是泽连斯基的前任,于2014年至2019年担任乌克兰总统,他曾被俄罗斯通缉。
在笔者看来,泽连斯基此举太拙劣、太猴急、吃相太难看了。
一念之差,看似打压对手,也许反而是抬举对手了。
王义伟 经济观察报部门主任
经济观察报海外部主任,台海问题专家
延伸阅读
特朗普与普京通话未提前通知 欧洲或面临3万亿美元账单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先后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这也是特朗普宣誓就职以来,首次与俄乌领导人通话。特朗普在通话后表示,他尚未承诺访问乌克兰,并认为乌克兰加入北约“不切实际”。
图为特朗普和普京(资料图)
特朗普称,乌克兰不太可能收回所有土地。在与普京的通话中,普京表示想要彻底结束战争,而不是6个月之后俄乌再起冲突。美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3500亿美元,乌克兰同意“确保”偿还美国提供的资金。美国财长贝森特将前往乌克兰,确保美国能以某种形式收回这笔钱。
据报道,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令欧洲官员感到震惊,欧洲盟友事先并未获得通知。有分析甚至就此直言,美国和欧洲的关系再也回不去了,欧洲的“美国世纪”已经结束,而其欧洲盟友还没有准备好面对挑战。特朗普的乌克兰计划意味着欧洲盟友将承担3万亿美元的费用,这将主要由增强自身军力和支援乌克兰重建的费用组成,预计这将暴露欧盟多年忽视的内部裂痕。
乌克兰总统:
没有美国,欧洲的安全保障不算数
特朗普与普京通话时,“乌克兰防务问题国际联络小组”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会议上发言,称俄乌冲突必须结束,俄乌双方必须坐回到谈判桌前。
去年12月,泽连斯基、马克龙、特朗普在巴黎会面
赫格塞思还强调,“乌克兰恢复到2014年前的边界不现实;乌克兰在与俄罗斯和谈后加入北约不现实;乌克兰的持久和平必须得到安全保障,但欧洲和非欧洲国家军队被部署到乌克兰不能算作是北约的任务,不受北约集体防御条款保护;美军不会被部署到乌克兰。”
根据这一声明,有媒体估算,在未来10年内,为保护乌克兰并扩充自身军力,可能会让欧洲主要大国额外支出3万亿美元。具体来看,在未来10年内,欧洲五大北约成员国的借款需求可能增加2.7万亿美元。重建乌克兰军队则将耗资约1750亿美元,由于泽连斯基表示需要更多的兵力,具体金额或有变化。
本周早些时候,泽连斯基表示,没有美国参与,欧洲无法为基辅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没有美国的安全保障不算数。”然而,特朗普在2月3日表态,“看看,我们之间隔着一片海洋,他们(欧洲)没有。” “这对他们比对我们更重要。”
欧洲的“美国世纪”终结?
跨大西洋关系或将彻底改变
针对特朗普与普京通话后的影响,有分析认为,美国和欧洲的关系再也回不去了,欧洲的“美国世纪”已经结束,跨大西洋关系将彻底改变。
一名士兵在乌克兰卢甘斯克地区森林中的掩体内等待
自从特朗普上个月重新执政以来,欧洲国家政府与美国政府的日常沟通几乎已被切断。欧洲官员们透露,最近他们只能依赖正式电话、固定会议和公开声明,才能和美国政府产生联系。
“历任总统都知道,大西洋安全对美国和欧洲都是有益的,”英国前国防部长本·华莱士说,“似乎特朗普认为他比别人更懂得该怎么做。历史将为这个决定做出裁判。”
“特朗普的议程并不关心欧洲安全,他认为美国不应为欧洲安全买单,”哈格尔·普拉克西斯战略咨询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尼古拉斯·邓根表示,“这不是跨大西洋关系的新纪元,而是全球大国关系取代自由主义式国际秩序的结构性新纪元。”
有评论称,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些盟友的态度,以及要丹麦交出格陵兰岛的要求,显示了他对旧时多边美国外交政策的蔑视。
另有报道指出,北约条例规定,如果一个成员国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必须准备提供援助。然而,它在历史上只被触发过一次,即在美国遭受“9·11”袭击时。